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分裂型人格障礙> 是一種以觀念、外貌和行為奇特以及人際關係有明顯缺陷,且情感冷淡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這類人一般較孤獨、沉默、隱匿,不愛人際交往,不合群。既無什麼朋友,也很少參加社會活動,顯得與世隔絕。常做白日夢,沉溺於幻想之中。這類人對人少的工作環境尚可適應,但人眾多的單位和環境及需要交際往來的工作就很難適應了。
分裂型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和醫學心理諮詢門診中比較常見的人格障礙據上海市青少年小理健康調查資料顯示,其中分裂型人格障礙占人格障礙總數的29%左右,接近l/3。l 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羅遜特指出這種類型的人約佔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於女性 

 描述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一2一R)中對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特徵表述為
1.有奇異的信念,或與文化背景不相稱的行為,如相信透視力、心靈感應、特異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為或外貌,如服飾奇特、不修邊幅、行為不合時宜、習慣或目的不明確。
3.言語怪異,如離題、用詞不要、繁簡失當、表達意見不清,並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礙等因素所引起
4.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如一過性的錯覺、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
5.對人冷淡,對親屬也不例外,缺少溫暖體貼。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動的情感體驗。
7.多單獨活動,主動與人交往僅限於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觸,除一級親屬外無親密友人

患者症狀至少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分裂型人格障礙。從以上的診斷標準可以看出,分裂型人格障礙患者主要表現出缺乏溫情,難以與別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聯繫,因此,他們的人際關係一般很差他們似乎超脫凡塵,不能享受人間的種種樂趣,如夫妻間的交融、家人團聚的天倫之樂等,同時也缺乏表達人類細膩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數分裂樣人格障礙患者獨身即使結了婚,也多以離婚告終。一般說來,這類人對別人的意見也漠不關心,無論是讚揚還是批評,均無動於衷.過著—種孤獨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業餘愛好,但多是閱讀、欣賞音樂、思考之類安靜、被動的活動,部分人還可能一生沉醉於某種專業,做出較高的成就。但從總體來說,這類人生活平淡、到板,缺乏創造性和獨立性,難以適應多變的現代社會生活
這類人的性慾淡漠也頗為突出,他們可稱「不近女色」的模範。內心世界極其廣闊,常常想入非非,但常常缺乏相應的情感內容,缺乏進取心。他們總是以冷漠無情來應付環境,以「眼不見為凈」的方式逃避現實,但他們這種與世無爭的外表不能壓抑內心的焦慮和敵意的痛苦


 形成原因
分裂型人格障礙的形成一般與人的早期心理發展顧,有很大關係。

人類個體出生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獨立,需要父母親的照在這個過程中,兒童與父母的關係占重要地位,兒童就是在與父母的關係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長過程中,儘管每個兒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責,但只要他感覺到周圍有人愛他,就不會產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終日不斷被罵、被批評,得不到父母的愛,兒童就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更進一步,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公正,就會使兒童是非觀念不穩定,產生心理上的焦慮和敵對情緒有些兒童因此而分離、獨立、逃避與父母身體和情感的接觸,進而逃避與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觸,這樣就極易形成分裂型人格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執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指以極其頑固地固執己見為典型特徵的一類變態人格,表現為對自己的過分關心,自我評價過高,常把挫折的原因歸咎於他人或推誘客觀。為1980年《診斷統計手冊 》( DSM-Ⅲ )人格障礙12種類型之一。據調查資料表明,具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數占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由於這種人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

 特點
偏執型人格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輕易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別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
這類人總是將周圍環境中與己無關的現象或事件都看成與自己關係重大,是衝著他來的,甚至還將報刊、廣播、電視中的內容跟自己對號入座。儘管這種多疑與客觀事實不符,與生活實際嚴重脫離,雖經他人反覆解釋也無從改變這種想法,甚至對被懷疑對象有過強烈的衝動和過激的攻擊行為從一般的心理障礙演繹成精神性疾病

因此,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時、主動地矯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則會因環境變化、人際關係緊張、工作生活不順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誘發為精神疾病甚至對家人和社會造成損害。這樣的事例並不鮮見。

 描述
按照《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2-R),偏執型人格的特徵描述為:
1. 廣泛猜疑,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或無足夠根據,懷疑會被人利用或傷害,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
2. 將周圍事物解釋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陰謀」,並可成為超價觀念。
3. 易產生病態嫉妒
4. 過分自負,若有挫折或失敗則歸咎於人,總認為自己正確。
5. 好嫉恨別人,對他人道錯不能寬容。
6. 脫離實際地好爭弊與敵對,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或利益。
7. 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狀只要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偏執型人格障礙。


 形成原因
早期失愛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絕的家庭環境之中。缺乏母愛,經常被指責和否定。
後天受挫成長中連續地遭受生活打擊,經常遇到挫折和失敗。如經常受侮辱或冤屈
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標準極高,並與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間構成尖銳的矛盾。但是從不公開承認自身的某些缺陷。如個子不高、長相不出眾、才能不突出等,其實,意識深層正為此自卑。
處境異常
某些異常的處境也使人偏執。如沒有學歷的人,厭惡別人談論學歷,經濟狀況不好的人,迴避談論經濟收入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


 治療方法
1.認知提高法:由於患者對別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會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向他們全面介紹其自身人格障礙的性質、特點、危害性及糾正方法使其對自己有一正確、客觀的認識,並自覺自愿產生要求改變自身人格缺陷的願望。這是進一步進行心理治療的先決條件。
2.交友訓練法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在交友中學會信任別人,消除不安感。
3.自我療法: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人喜歡走極端,這與其頭腦里的非理性觀念相關聯。因此,要改變偏執行為,偏執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須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觀念。
4.敵意糾正訓練法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易對他人和周圍環境充滿敵意和不信任感,採取以下訓練方法,有助於克服敵意對抗心理。

  結語
—些性格偏執的人通常也有潛在的情緒型動機犯罪煩惱可能,其家庭和社會成員需要多以包容之心對待,多以溫情和愛來感化之;及時化解矛盾,以免小事釀大禍。很多時候,性格偏執的人的緣於對自己和周圍要求太多如果不合現實的慾望總是不能得到滿足,自然會心生煩惱,甚至發生極端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遭遇的煩惱將近一半左右是出於自己頭腦中的想像,而剩下的一半才要靠智慧和力量去解決。對於患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如果能夠及時的發現,並能在心理諮詢師的指導下採用上述的認知提高(認知領悟)療法和自我(行為)療法進行及時的心理治療大多數情況下,來訪者的思想壓力有所減輕,社交能力和效果有較大改善,家庭及其生活中的矛盾得以緩解,精神生活質量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參考資料    A+醫學百科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近年媒體報導的多起暴力事件,兇手大多患有嚴重人格障礙。專家稱,每一個人生下來就不是十全十美的,總是會有一些人格障礙的存在。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或稱人格疾患人格異常人格違常人格異常疾患,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種。指對於一群特定擁有長期而僵化思想及行為病患的分類。這類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為的問題而導致社會功能的障礙。人格違常是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所定,這類疾患的表現是跨文化和國界的。它們被定義成發病期至少要能追溯到成長期早期或更早。要能符合人格違常診斷的最低標準是疾患本身必須已干擾到個人、社會、或職業功能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病率及治療
過去認為,多重人格在人群中的比率是非常低的。但近年的發現表明,多重人格其實並非那麼少見。此症以女性為多,其發病率通常為男性的三至九倍。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創傷引發———特別以童年期的精神創傷為多見。其治療方法,有格式塔療法精神分析法支持療法等。但所有療法都離不開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長期而耐心的配合。治療時尤應避免激惹病源。

近年來,作為人格障礙研究的一個成果,有關多重人格患者治療的若干原則已經問世:

1.催眠分析要比經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療效。
2.治療者與多重人格患者形成一種良好的移情關係,避免對患者當中任何一個人抱以反感或惡意時,治療最具動力。
3.鼓勵各分離的人格之間的內部交流,因為這種內部交流有助於「拆除」置於主體人格和後繼人格之間的隔牆。
4.分離人格的產生有些是因為未能滿足正常的需要,對此應考慮需要的功能,不能輕率處置。
5.治療者的責任是幫助患者將後繼的人格返回到它們最初的目標上來,以便轉移後繼人格與主體人格的對立立場。
6.堅決不能操縱或離間主體人格和後繼人格,因為這種策略通常會導致治療的失敗。
7.後繼人格一旦形成,它就會強烈抵禦企圖消滅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療者不能去消除它,而應該注重它與主體人格的同一性,設法整合它們,使之像正常的情緒變化那樣操作。
8.通過宣洩,把主體人格「誘導回來」,讓其對原先無法接受的憤怒、不滿、衝動等承擔責任,並用更為建設性的辦法處理它們。由於誘導主體人格的過程也是發泄後繼人格的過程,因此置於兩者之間的隔牆便會自動解體,兩者的交流得以實現。

多重人格的根治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治療人員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內在人格,通常為「內在自助者」(ISH,inter self helper),讓其成為核心人格,且讓各種內在人格互相對談而認識其他人格,然後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從而逐步削減內在人格後整合為一,但即使治療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壓力,造成人格再次解離。另外,由於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臨床上的治療常利用催眠來召喚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療。不過,根據臨床經驗,催眠治療,多半是輔助式的,或只作為一種技術,並非治本之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人們對多重人格研究的興趣日益增強,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礙中最難理解和應對的領域之一。

案例
在一個人身上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人格是一種十分罕見的心理現象據文獻報道,迄今為止只有100個得到證實的例子。具有兩個或多個人格的人都有兩個或多個不同的名字,他們在表現自己不同的人格時連寫字的筆跡,甚至腦電波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在一個人身上出現的兩種或多種人格就等於是兩個或多個具有各自思想和行為方式的獨立的人。下面例舉了一些比較著名的具有多重人格的人。

瑪麗.雷諾爾茲(1793-1854)
1815年由安德魯.埃利科考提出的有關瑪麗.雷諾爾茲身上出現的兩種人格的發現,據信是歷史上有關多重人格的首次文獻報導。瑪麗生於英國,4歲隨父母遷至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定居。長大後她成了一個虔奉宗教、性格孤獨和心情抑鬱的女子。18歲開始她常常受到一種莫名奇妙的疾病的襲擊,其中一次使得她接連幾個星期視力和聽力全部喪失,後來又有一次發作使她一度完全喪失了記憶,人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成了一個性情開朗、喜愛交際和常在戶外活動的女子。可五個星期後,她突然陷入沉睡之中,醒來時,她又重新恢復到過去的狀態,而且竟然對自己身上曾發生過的巨大變化一無所知。就這樣這兩種人格在她身上不定平地交替出現,直到36歲,她的第二種人格才佔據絕對優勢,並一直伴隨到她生命的結束。

茜比爾.多塞特(1923-?)
茜比爾大學畢業時,智商測驗成績為170,畢業後,她當中學教師,生活似乎很正常。但當她195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由於記憶力衰退日益加重,她感到苦惱,她求助於精神病專家康納利.威爾伯。威爾伯從茜比爾口中得知,她幼年時曾受到患有精神分裂的母親的殘酷虐待,為了使自己在心理上能適應這種境遇,茜比爾的人格早年就產生了分裂。在她身上交換出現3種新人格。在往後的20年內又出現了12種人格。在這些人格中有宗教狂熱者,有熱愛家庭的主婦,有勾引男子的蕩婦,有自稱為安托瓦尼特的中心記憶型人格女子以及兩個屬於男性的人格經過11年精心治療,這16種人格慢慢地融合成一種新的、也就是第十七種人格。然後治療停止了,她最後在紐約成了一個著名的藝術家。

亨利.達納.霍克恩沃斯
亨利.霍克恩沃斯具有6種不同的人格。其中4個產生於幼年時期,但他身上占統治地位的人格是達納:一個勤奮,聰明,以後成為加州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理。第二個人格是彼得:一個會寫詩歌,常去遊樂場所娛樂的青年。第三個是喬尼:一個凶暴和殘忍的人,喜好賭博,嫖妓和光顧色情場所。第四個人格是費爾:此人只是在面臨危機時才出現。第五個是個過渡性的人格,叫傑里,是以後埃里森醫生對他進行治療時出現的。1976年這5個不同的人格彙集成第六個人格——亨利。這第六個人格形成後,亨利曾出庭受審,原因是他在處於喬尼的人格狀態時曾有酒後駕駛的行為。結果亨利被宣判無罪,因為喬尼現在不存在,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種人格被當作辯護的手段的事例。

克里斯.科斯蒂娜.賽澤莫爾(1927-?)
由於經常發生頭暈和眼睛發黑的現象,1952年克里斯.賽澤莫爾到精神病醫生處接受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髮現賽澤莫爾太太明顯有兩種人格。西格彭醫生把這兩種人格稱之為黑夏娃和白夏娃。白夏娃,即前來求醫的人格,是個虔誠的教徒,行動拘謹,說話溫柔。可是黑夏娃卻充分表現出白夏娃所壓抑的暴躁,咄咄逼人和強烈的情慾。到治療的第二年,出現了被稱作"簡"的第三種人格。1954年種人格又讓位於第四種人格,這是一個情緒穩定,由前幾種人格很好地結合起來的人格。西格彭醫生認為賽澤莫爾夫人的病已經治癒,便停止了治療。西格彭寫了一本題為《夏娃的3個面孔》的著作,大獲成功,在書中西格彭詳細介紹了賽澤莫爾夫人的病例。這本書後來被拍成電影。但1977年,克里斯.賽澤莫爾自己撰文敘述了自己的疾病並透露自己在前23年中曾出現過多個人格。她前後總共經歷了22個人格,其中9個是在各種黑夏娃和白夏娃的人格產生之前出現的。最後於1975年,她開始認識到"真正的自我",從此她的情況就一直很正常。

威廉.米利根(1955-?)
1978年12月普利.米利根因強姦俄亥俄州立大學4名女學生而受到指控。可法院又宣布他無罪,理由是他具有多重人格。屬於精神分裂症的一種形式。米利根父親是個夜總會演藝人,後自殺身亡。年幼的米利根遭受繼父的折磨和性虐待,9歲時他身上就逐漸產生其他的人格。他總共有24個人格。
(1)威廉.米利根(比利),26歲
最初的核心人格,後來被稱為「分裂的比利」或「比利」。高中時被退學,身高六英呎,體重190磅,藍眼睛、棕色頭髮
(2)亞瑟,27歲
英國人,理性、無情,說話時有英國腔調。他自修物理、化學,讀過醫學方面的書籍,阿拉伯文說寫流利。雖然他頑固保守並自認為是資本主義者,但公開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他是第一位發現有其他人格存在的人,在安全的環境中由他負責管理,決定誰可以從「家庭」中站出來講話。戴眼鏡。
(3)雷根,22歲

充滿憎恨的人格。他是南斯拉夫人,英語帶有斯拉夫口音,以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說、寫、讀。武器及軍事權威,同時也是空手道專家。他有強大的體力,能有效控制腎上腺素他是一位共產黨員及無神論者。他的責任是保護家庭的每一位成員,包括婦女與小孩。在危險的環境中由他負責管理。他曾犯罪並且吸毒,有暴力傾向。體重210磅,虎背熊腰,黑髮,八字鬍、色盲只畫黑白圖畫。
(4)亞倫,18歲
騙子與操縱者。通常都是由他負責與外面的世界打交道,是個不可知論者,人生態度是:「只要活著一天就盡情享受。」他打小鼓、畫人像,唯一會抽煙的人格。身高與威廉。密利根一樣,體重比較輕(165磅)。頭髮是右分,是唯一的右撇子。
(5)湯姆,16歲
脫逃的藝術家。好戰、有反社會傾向,通常被誤以為是亞倫。他吹奏薩克斯風,是一位電子專家,並且擅長畫山水。擁有一頭亂糟糟的金髮與琥珀色的眼睛。
(6)丹尼,14歲
容易受到驚嚇的一位。他怕陌生人,尤其是男人。他被逼迫挖自己的墳墓,而且還被活埋,因此他只畫活著的東西。齊肩的棕發,藍眼珠,身材瘦小。

(7)大衛,8歲充滿痛苦的人格,也是感情移入者,他承受其他人格的痛苦,具有高度的敏感及理解力,但無法長期全神貫注,大多時間都很迷糊。深紅棕色頭髮,藍色眼睛,身體矮小。
(8)克麗絲汀,3歲由於時常被老師叫到角落上罰站,因此被稱為「角落的孩子」。她是聰明的英國小女孩,能讀、能寫,卻有失讀症。她喜愛畫花及蝴蝶。金髮及肩、藍眼珠。
(9)克里斯朵夫,13歲
克麗斯汀的哥哥。說話有英國腔調,溫順但內心不安。會吹口琴。有一頭類似克麗斯汀的褐色金髮。瀏海較短。
(10)阿達娜,19歲

 害羞、孤獨、內向。會寫詩、烹調,並為其他人做家事。一頭鳥黑的直發。茶色眼睛時常會左右飄動,因此有人說她有一對「舞眼」。
(11)菲利浦,20歲
 粗暴者。紐約客,有濃厚的布魯克林口音,言語粗俗。以「菲爾」之名讓警方及媒體知道比利體內不只有十種人格。大過不犯、小錯不斷。棕色捲髮、褐眼、鷹勾鼻。
(12)凱文,20歲
企劃高手。他曾計劃「葛雷西藥房」搶案。他喜歡寫作。金髮、綠眼。
(13)華特,22歲
澳洲人。自認為是狩獵專家。擁有優越的方向感,常被委以確認位置方位。壓抑情感,性情古怪,留八字鬍。
(14)艾浦芳,19歲
女流氓。波士頓口音,她不斷計劃如何報複比利的繼父。其他人格認為她是個瘋女人。會縫紉、幫忙做家事。
(15)實繆爾,18歲
流浪的猶太人。他是個虔誠的猶太教徒,唯一相信神的人。雕刻家,尤其擅長木雕。黑捲髮、山羊鬍、褐眼。
(16)馬克,16歲
工作狂。無自主性,若無其他人格的命令,他什麼也不做。負責做單調勞動,無事可做時便凝望牆壁。有時稱他是「殭屍」。
(17)史蒂夫,21歲
經常騙人。喜歡藉著模仿嘲笑別人。極端的自我,在眾多人格中唯一不接受多重人格的診斷結果。由於經常嘲諷地模仿別人而惹來眾怒,造成其他人格的困擾。
(18)李,20歲
喜劇演員。喜愛捉弄別人、小丑、富機智。由於他的捉弄令其他人格爭吵,而被獄方關入禁閉室。對人生與自己行為造成的結果毫不在乎。深棕色發、栗眼。
(19)傑森,13歲
安全閥。由於歇斯底里的反應和暴躁的脾氣而常招致懲罰,但是卻有解除壓力的效果。由於獨自一人承擔不快的記憶,因此可讓其他人格忘掉一切不愉快,而導致自己喪失記憶。棕髮、棕眼。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他嗎? 我是真實的,真的存在著,我知道他的一切,即使他不知道我的存在。不願只是片段,不願只附屬於他,我渴望自主,渴望完全.....。」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也稱為人格分裂解離性人格是一種心因性身份的障礙,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為「在個體內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特的人格,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占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之間是獨立的、自主的,並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也就是「一個身體裏住著好幾個靈魂」的意思

概論
一般說來,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階段,內陸諸意識層的只有一種身份,稱為主體人格。此時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體人格的方式活動,不顯出另一身份(後繼人格)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時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後,可突然轉變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後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彷彿從心理上另換了一個人。從一種人格到另一種人格的轉化通常是突然發生的,當後繼的人格開始「執政」時,原先的主體人格是意識不到的,並忘卻業已發生過的事情。
有關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種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們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家庭特徵;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視力更甚者,有的對同一種藥物竟也有不同的反應。而尤具戲劇性的是,有些人格還可相互交換意見,併合作進行各項活動。

產生原因
多重人格的產生與童年創傷有密切相關,尤其是性侵害。患者的男女比(1:9)可以作為佐證,這或許因為女孩比男孩易受到性侵害。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如近親相姦)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國際上的新知為 7 歲以前(黃金6年)/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覆發生的身體虐待情緒虐待、性虐待、嚴重忽略,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混亂型依附行為(Disorganized Attachment)。

解析
在精神分析學派看來,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一部分行為和經驗被單獨保持,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後繼的人格通常能意識到主體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為客體(「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我」),當分離尚未全面時,主體人格還有可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他」「她」或「它」。可是,當分離全面進行時,主體人格便會忘卻自己的身份,並由後繼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學P。費登所說,在這種情況下,「主體的經驗類似紀覺,從中產生的『思想』被體驗為好像它是一種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覺」。

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在其情感、態度、知覺和行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
,不時甚至處於劇烈的對立面。在主體人格是積極的、友好的、順應社會的和有規可循的地方,後繼人格可能是消極的、攻擊的、逆社會的和雜亂無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約翰遜的研究表明,如果個體在童年期年處的家庭環境是蠻橫的和忽視的,則兒童的需要就會常常遭受挫折,從而引發憤怒或不滿。如果這一環境對兒童的憤怒或不滿拒絕接受,或者說在兒童的憤怒或不滿出現時立即予以處罰,則兒童就會被迫壓抑真正的情感,僅僅展現社會認可的遵奉行為。於是,兒童處於矛盾或衝突之中:一方面為避免處罰而壓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壓抑的情感並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計出來表現一番。在這種情況下,兒童只有通過創造想像中的遊戲夥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體驗成客體(「他」、「她」或「它」),藉此與孤獨或寂寞作干鬥爭。爾後,凡那些無法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為,或者經常受到處罰的衝動,便函有可能被分離出來,壓抑入想像中的遊戲夥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壞人。這裡,「我」是主體人格,「他」是另一種人格或後繼人格。此時,主體人格尚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客體(即想像中遊戲的夥伴)。

但是,當挫折繼續時,當憤怒或不滿因為不斷的拒絕或懲罰而變得日益增強時,這些憤怒或不滿就會越來越多地被壓抑入分離的人格部分。為了保持這些被壓抑的東西,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之間的「隔牆」就會加厚,並且就得不可滲透。慢慢地,主體便不再意識到它的存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青春期,環境對個體的外部要求有可能變得更大。對個體來說,由這些外部要求引發的挫折和不滿也不可能變得更多。於是,在「隔牆」的那一邊,被壓抑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所佔「空間」就會越來越大,從而削弱了主體人格。由於那個被隱匿和分離的人格強烈要求表現自己,它就會周期性地接管主體人格,成為後繼人格。這種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變化表現出來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質。當後繼人格在一特定時間接管主體人格時,它的攻擊和憎恨,以及其他主體人格無法接受的紊亂行為,會變得格外明顯。極端的表現是:如果這種後繼人格指向他人,便會導致殺人;如果指向主體人格,便會導致自殘或自殺。當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現出這種三性的行為。

人格支配
一個人如果擁有多重人格的話,遇到壓力或危急關頭,該受哪一個人格支配呢?會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對人的控制權,而出現嚴重混亂狀態呢?其實,多重人格的各個亞人格都是各自獨立、彼此分開的,一種人格出現,其他人格就自動退場,所以,任何時候,都有一個主要人格佔優勢,人的行為也就由佔優勢的人格「值班」、控制,不會出現「好幾個人格爭奪控制權的混亂狀態」。究竟由哪種人格來支配,完全遵循「哪種人格最適應當時的環境和需要,就啟動和出現哪種人格」的原則。這實際上就是「適者生存」法則的心理學翻版。如果我們用「變色龍或者「變形蟲」來理解多重人格,也許會更形象、更直觀。比如,用比較自信的人格,去應付具有競爭性的環境;用脆弱、神經衰弱的人格去贏得同情、獲取依賴;用畫家和藝術家的人格和身份,去應付上層社會等。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多重人格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通過頻繁地變換人格,來適應環境的心理現象,是一種適應環境的心理努力。 








*參考資料  A+醫學百科
              維基百科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聽起來很像李安導演說過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吧?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母親或父親產生愛戀的感覺,只是程度不同,成因也不同罷了。
<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也就是俗稱的戀母情結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慾望。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所謂「情結是指情感上的一種包袱(人稱mama boy)。  

 來由
戀母情結來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傳說底比斯國王萊瑤斯受到阿波羅神諭警告:如果他讓他剛出生的兒子長大,他的王位與生命就會發生危險。於是他讓獵人把兒子帶走並殺死。但獵人動了惻隱之心,只將嬰兒丟棄。丟棄的嬰兒被一個農民發現並送給其主人養大。多年以後,萊瑤斯去臨國朝聖,在路上遇到一個青年並發生爭執,他被青年殺死。而這位青年竟然就是伊底帕斯。另一方面,伊底帕斯破解了人面獅身獸斯芬克斯之謎,被底比斯人民推舉為王,並娶了萊瑤斯的遺孀王后柔卡斯塔為妻。後來,底比斯發生瘟疫和飢慌,人們請教了神諭,才知道伊底帕斯殺父娶母的罪行。於是伊底帕斯終於明白,然後挖了自己的雙眼,離開底比斯,四處漂流。

 本質
 戀母情結的本質是相似和互補。
以男孩為例,他與父親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認同,使男孩以父親為榜樣,向父親學習,模仿父親,把父親的心理特點和品質吸納進來,成為自己的心理特徵的一部分。男孩與母親不同性,兩性可以互補,取長補短,相依為命,這就是戀愛或對象愛。於是,男孩與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種人際關係可以用「戀母仿父」來概括。戀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進。父親愛母親,而男孩模仿父親,他就會越來越愛母親;母親愛父親,男孩為了獲得母親的歡心,必須讓自己越來越像父親

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發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所以我們把戀母情結及其變化進行編碼。

 第一戀母情結
第一戀母情結大概是在3-6歲時會出現。此時男孩會開始學習並且模仿父親,與母親的關係會比和父親的關係更親近。

 第二戀母情結
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會出現第二及第三戀母情結。不過此時的對象已不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兩位長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能是自己的老師,歷史上的名人或當紅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現為與一位替代父母認同,模仿他,學習他,崇拜他;互補作用表現為愛上一位年紀比自己大許多的異性,這種現象叫做「牛犢之戀」。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編造「身世幻想」,其特點是想像自己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而是從小被領養的,「親生」父母比現在的父母要高貴得多。身世幻想與英雄神話關係密切。於是告別養父母,踏上尋找親生父母的征途,經過一番艱難險阻終於找到了親生父母。不難看出,身世幻想和英雄神話實際上是第二戀母情結的反映,只是親生父母被換成了養父母,而父母的替代者被換成了「親生」父母。擺脫父母,為自己尋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這種心理如果過分強烈,就會被導致「非血統妄想」,既毫無根據地認定自己不是現在的父母所生。

 第三戀母情結
隨著年齡的增長,戀母情結的對象漸漸年輕化,終於被同齡人所取代。此時,相似作用表現為與同性的同齡人形成友誼互補作用表現為與同齡異性相愛。真正意義上的友情和愛情產生了。這就是第三戀母情結。為什麼戀母情結的對象會越來越年輕呢?這是因為,戀母情結的對象雖然來源於父母,但又不是現實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老,因此,個體在長大,而父母意象不長大。相對於個人的年齡,父母意象越來越年輕,戀母情結的對象也越來越年輕。
第三戀母情結的相似作用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
合作,一種是對抗。開始的時候,合作和對抗分別指向不同的人,即與某些人合作而與另一些人對抗,把他人分為朋友和敵人,愛憎分明,美其名曰「忠誠」。互補作用也是如此,分為精神戀愛和性兩種形式。分別指向不同的異性,把女人分為女神和妓女,把男人分為君子和色狼。隨著人格的不斷成熟,許多人都能夠把敵和友統一起來,人際關係中既有合作又有對抗和競爭,同時也能夠把愛和性統一在同一個人身上。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一輩子也完成不了這種統一。

 第四戀母情結
等待自己結了婚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取代了,戀母仿父變成了「戀女仿子」,這就是第四戀母情結。戀女情結也稱「李爾王情結」。父親偏愛女兒,母親偏愛兒子,是普遍現象。「仿子」顛倒一下,變成了「子仿」,表現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以自己的標準教育子女,讓子女成為自己這樣的人或自己理想中的人。不難看出,第四戀母情結與第一戀母情結是相呼應的。兒子戀母仿父,而母親戀子,父親為兒子做示範,希望兒子模仿自己。
跟第一戀母情結一樣,第四戀母情結開始的時候,也是純潔無瑕的,到了後期便摻雜進了性和暴力的成份。此時,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面對亭亭玉立的女兒,做父親的將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而身強力壯的兒子不再對父親唯唯諾諾,父子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小摩擦。對母親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女兒成了對手,兒子則成了誘惑。於是,第四戀母情結受到壓抑,進入第五戀母情結。

 第五戀母情結
隨著第四戀母情結的退場,子女之外的年輕人取代了親生兒女。子女之外的年輕人範圍很廣,除了親生子女都行。有些老人鍾愛學生,有些老人喜歡認乾兒子,有些老人愛人家的孩子勝過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些老人溺愛孫子,經常為了孫子而跟兒子鬧矛盾,也是第五戀母情結的表現,因為孫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輕人」。


 影響
許多人否認戀母情結的存在,因為他們沒有發現自己有戀母情結。按弗洛伊德的說法,這是壓抑的結果,沒有發現不能作為不存在的依據。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雖然同意歐洲人有戀母情結,但不承認戀母情結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諸島上的原始人沒有戀母情結。這個結論是他在深入調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後得出的。他發現,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兒子從來不會與父親發生矛盾,他們永遠是好朋友,「殺父」的念頭決不會發生。同時,他還發現,男孩對舅舅卻是既敬又恨。顯然,馬林諾夫斯基誤解了戀母情結。戀母情結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個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領養了,他的戀母情結不可能指向親生父母,只能指向養父母。在母系社會裡,父親是族外人,在家裡沒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親的家裡行使男主任的權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親。男孩戀母仿舅、親母疏舅或殺舅娶母,正是母系社會的戀母情結的表現。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進入父系社會的時間一定是非常早的。但是,母系社會的殘餘影響迄今為止仍然存在。例如,雖然舅舅是外姓人,但舅甥關係一般都比較密切,兄弟分家都要請舅舅來主持公道。中國人的戀母情結完全有可能表現為「戀母仿舅」。在「沉香救母」的神話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實就是「殺舅娶母」的一種變形。由此可見,戀母情結是一種普遍現象。

有戀母情結的男性在和妻子的關係上往往不融洽,只要聽到妻子說母親的壞話,就會達到無法忍受的程度,甚至自己也有種莫名其妙的罪惡感。為此,會常與妻子嘔氣,夫妻關係的裂痕會越來越大,最後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一半原因是男性本身不好,一半是男性的母親不好,做母親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影響了兒子和妻子的關係。
有戀母情結的男性,很可能是一個
沒有主見,缺乏進取精神的男性,因為這種男人非常害怕失去母親的愛,所以一直是窺測著母親的臉色,抑制自己的主張,專門為了討好母親的滿意而生活著的,由於過於依附母親,其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都容易女性化帶著這種生活態度進入社會,也是一個懦弱的人,沒有別人的指令,就不能行動,缺乏自主意識,精神容易慢性萎縮
有戀母情結的男性,習慣於單方面獲得,不懂得自己應主動地去為他人服務。有一個小夥子,到醫院探望母親時不但沒給母親帶一點東西,反而竟把別人給母親帶去的點心和水果給吃光了,然後就倒在母親的病床上呼嚕呼嚕地睡起覺來。在他心裡,接受母親的愛就等於愛母親了。
要克服戀母情結,首先要改變對母親的態度,即不把母親作為依存和撒嬌的對象,而是作為被照顧的對象,不是讓母親聽自己訴苦,而是聽母親的訴苦;不是向母親要零花錢,而是高興地把自己的錢送給母親花。總是被別人體貼、寬容,就永遠長不大。

 結語
如果用另一種角度解釋戀母情結就是:男性因從小母愛缺失(一般在童年或幼年)而形成的一種情結。有戀母情結的男子成年後,內心仍懷有對母性關愛的強烈需求和極度依戀。表現為瘋狂的追求很多異性,但並非出於真正的愛情,而僅僅出於對母性的渴望,並在得到異性後很快對這個異性失去興趣,隨即拋棄。但對於異性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止。而在他內心深處真正愛的人,卻是自己的母親或是記憶中一個與母親最相似的人。
1905年,佛洛依德在<性學三篇論文>中,曾經強調「戀母情結」對於個人日後關係影響重大。他強調每一個人不要排斥「戀母」或「戀父」的感情;如果我們只是壓抑、排斥「戀母」、「戀父」情懷,對於我們的兩性關係會有負面的影響。佛氏認為「戀母情結」或是「戀父情結」是個人人格成長必經的階段,是無可排斥的事實。我們既不能,也無需否定它。相反地,佛氏主張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承認這一項人格發展中的事實,而後與之妥協,化解內心的矛盾、糾纏。








 *參考資料  A+醫學百科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你們的喜怒哀樂,一個我們無法理解的狀態。
 <亞斯伯格症候群> (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又名阿斯伯格綜合症亞氏保加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難,伴隨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

關於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定義,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的相同與否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部份人把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沒有智能障礙,或可說幾乎沒有自閉症)視為相同(也有人認為亞斯伯格症候群是不論智能障礙的與否,專指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但亦有不認同的意見。一般來說,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智力正常,甚至有些是資優生,亦較少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另外,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學習障礙(LD)等併發的時候。像這種因為有合併障礙和亞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這樣的言詞抱有偏見等的理由,而將之歸結稱呼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DD)」與發展障礙的醫師也在增加。再者依自閉症光譜看來,介於健全者與低功能自閉症的中間。

 被診斷為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兒童,需有以下徵狀
1.社交困難(social deficit)
2.溝通困難(communication deficit)
3.狹隘興趣(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可綜合為以下現象
1.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歸則
2.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3.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只有年齡2/3左右
4.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
5.在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上有困難

 主要問題
 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人和許多的健全者相比,對感情會有更強烈的反應對於具體的物體的反應則是時常不同。他們所欠缺和發展遲緩的是「準確理解他人的情緒」,和將自己的感情狀態用肢體語言及表情的細微差異等傳達給他人的能力。多數亞斯伯格的人會覺得他們無法得到周圍世界的準確理解。
 例如老師問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狗把你的作業吃掉了嗎?」的話,那個孩子會因為不能理解老師的提問而保持沉默,並會認為老師有養狗、而且狗會吃紙。但老師想要表達的其實是「你忘記交作業了。」也就是說,他無法理解老師在表情與聲音的聲調中有所暗喻。 老師也許會認為這個孩子充滿傲慢的惡意,進行反抗,感到挫折而走開也說不定。而那位孩子在當場會感到著發生什麼奇怪的事與挫折,而在那不發一語站著不動。

 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名人
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領域異常強烈的興趣。在這些興趣圈子中經常可以看到亞斯伯格症與其他類型的身心障礙者出沒,甚至表現出特殊天賦
所以有些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雖然有與外界溝通的困難,卻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有很高的成就。像是: 愛因斯坦 比爾蓋茲 戴高樂 傑弗遜 莫札特 貝多芬 安徒生 等等

 治療: 杜耳運動

研究顯示:導致學習障礙和其他相關症狀的常見因素之一,來自
小腦只占整個腦部的1/10,但腦部有一半的神經細胞卻集中於小腦,而且幾乎連結了所有大腦裡的核心。小腦負責統合身體的感官訊息,是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如果小腦的神經連結線路未發展完全,小腦就無法及時處理訊息,也因此無法有效運作腦功能,我們稱此為小腦效能不彰(cerebellum inefficiency);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發現有小腦發展不全的狀況,而且大部份都尚未被診斷出來。

所以杜耳運動的原理,簡明扼要的說就是: 小腦刺激!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www.dore.com.tw/program/index.php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只要是動物,就有被馴養的可能。人也是動物,自然也逃不出這個藩籬。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Stockholm syndrome) 又稱為人質情結人質症候群,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

 來由
是源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這個地方。當時有兩個有前科的罪犯,搶劫了當地最大的銀行,並挾持了四名銀行職員,與警方僵持了130個小時後,歹徒最終投降。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加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採取敵對的態度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因為發現在斯德哥爾摩人質挾持事件而得名。


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人質資料庫顯示,大約27%的人質表現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癥狀。 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特徵

1.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會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都常會經過的歷程 
1.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2.害怕: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3.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4.幫助: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案例
<卡門龍夫婦事件>
1977年5月19日,27歲的卡羅離開位於奧勒岡州尤金市的家鄉,起程去探訪一位住在北加利福尼亞州的朋友。北加利福尼亞州距離奧勒岡州大約有644公裡的路程,路上她搭了個便車,車上是一家三口,男主人卡門龍,妻子叫珍尼斯。半途中,她突然被勒令舉起雙手,蒙上眼睛,卡羅被帶到了一個屋子的地窖里。 
卡羅清楚記得卡門龍把她身上的衣服脫去,一條鞭子抽打在她的身上。以後每天,卡羅先被毒打一頓,然後弔在門檐上,腳尖僅僅踮到一點點地面。卡羅剛開始還拼命掙扎,卡羅最初的一段時間完全生活在黑暗之中,卡門龍特意用金屬做了一個雙層頭罩和像棺材一樣的箱子,她在裡面不能吃、喝、聽、看。卡門龍是一個虐待狂,他崇拜古代的奴隸社會,長期沉迷於帶有暴力傾向的色情文學,他把卡羅當成自己的俘虜,而自己就是奴隸主。從卡羅的身上,他得到了征服感和占有感的滿足。 
在這個小鎮,卡門龍夫婦看起來是極為平凡和不起眼的鄰居,他們和平常人一樣,白天去上班、購物,晚上回家睡覺。卡門龍在當地的一家木材加工廠工作,他們的鄰居評價這是很愛安靜的三口之家。但是從來沒有人瞭解這一家子的背景。在鄰居的眼裡,卡門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年輕人,他不善和人交友,只喜歡默默一個人幹活。卡門龍幾年前畢業於當地的一所高中,然後在1973年遇上了當時只有15歲的珍尼斯。珍尼斯患有輕度癲癇病,卡門龍就是看上了她對自己百依百順的優點。卡門龍認為,只要有男人肯要珍尼斯,珍尼斯一定會為這個男人付出任何代價。 
卡門龍瘋起來的時候會把卡羅的頭按在水裡,直至幾乎窒息,或者接通電線,或者用手扼她的脖子。而鞭打是每天的家常便飯,有時卡門龍還拍下卡羅的照片,然後在家裡沖洗。每當卡門龍折磨卡羅的時候,他就會變得異常興奮。卡門龍還想出了千奇百怪的主意來實施自己的虐待欲,包括在地下雜誌上剪下一份據稱是出售靈魂的契約,強迫卡羅簽下。他還在卡羅的陰唇上穿了一個洞,說這是他們的“結婚戒指”,並說希望有一天可以和她生孩子。當確定卡羅不會試圖逃跑時,卡門龍決定要和卡羅結婚。自此,卡羅有了更多的自由,她可以每天去洗澡、幹家務活,甚至允許她出外慢跑,而卡羅每次總是會回來。一些鄰居也開始看到了卡羅,他們都以為她是這家的保姆。 
1980年,卡羅甚至可以到外面打工。實際上已被綁架了三年的卡羅這時有許多機會可以逃跑,但是她並沒有這樣做。卡羅被囚禁了7年,直到卡門龍的妻子珍尼斯突然良心發現,加上嫉妒卡羅的“得寵”,幫助她逃離了這個地獄。難以置信的是,卡羅在回到自己的家以後,還一直打電話給卡門龍,他哭著企求她回來,而卡羅向他保證決不起訴他。直到卡門龍的妻子珍尼斯離開了卡門龍,找到了一個心理醫生,他們聊了將近2個小時,珍尼斯把故事全部說了出來,心理醫生報了警。 
1984年11月,卡門龍被正式逮捕。在法庭上,主控官描述了卡門龍最喜愛的一部電影,片中講述了一個虐待狂綁架了一個年輕的姑娘,並把她變成一個順從的性奴。這個女孩最終變得忠心耿耿,甚至為她的“主人”犧牲了生命。主控官試圖以這種戲劇化的形象,向陪審團證明卡門龍如何深受這部電影的影響,而卡羅也和片中的女孩一樣,被卡門龍完完全全洗了腦而喪失了個人的意志。此外,壓在卡羅身上的是一種無形的恐懼和枷鎖,因為害怕報複,所以她一直不敢逃走。


治療
由於加害者會讓受害者產生不切實際的期望。所以應該幫助受害者釐清加害者的行為之中有哪些是屬於暴力、脅迫,並協助受害者面對(而非否認或美化)這些行為。讓受害者寫日記或了解其他受害例子的情形,可幫助受害者認清自己的處境

讓受害者不再孤獨:讓受害者了解如何尋求支援(而非只能依賴加害者),例如病友團體、團體治療、協助熱線、庇護所、朋友。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維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